什麼是黏土擬物化?說到這裏,你必須認識一個人:資深設計師Michal Malewicz。
▲ Michal Malewicz
對,就是前兩年讓我們留意到新擬物化(Neumorphism)、玻璃擬物化(Glassmorphism)、極光風(Aurora UI)等UI設計趨勢的那位靚仔!據聞,他又又又再搞事,預測了一種可能會在2022年流行的UI設計風格Claymorphism,中文暫譯為「黏土擬物化」。
那麼,黏土擬物化是怎樣誕生的?它又有哪些特徵呢?下面,就讓Inspirr為大家簡單講解一下!
黏土擬物化是怎樣誕生的?是新擬物化的自然延伸
要介紹黏土擬物化之前,首先我們回顧一下新擬物化是什麼東東?
新擬物化是擬物風格(Skeumorphism)的變體,在擬物化的基礎上改變圖形的樣式,讓設計元素看起來更有真實感。相對於近幾年流行的扁平化風格(Flat ),新擬物化風格類似於浮雕的效果,更能讓用戶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話雖如此,但是從2年前開始在Dribbble流行的新擬物化風格,最終卻沒有在實際產品當中大規模流行,這不禁讓人有點大失所望。
其實這點並不難理解,與扁平化風格相比,新擬物化應用於UI設計上固然很有特色,但是在技術上未必能那麼容易且流暢自然地全不落地。因此,一個僅僅只能停留在視覺設計當中的設計風格,是無法在實際產品中流行開來。
不過也有人曾質疑過是因為新擬物化設計存在可用性問題而無法廣泛應用,但在實際操作中只需一定程度的微調就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至於新擬物化設計為什麼沒有流行起來?Michal 認為,新擬物化想要做到足夠出彩並不容易,一方面簡單的實現並不會增加產品的吸引度;另一方面,想要做到細膩對技術而言,壓力的確非常大,所以很多設計師經過反復衡量後,發現其他UI設計視覺風格會更加合理。
總結來說,近年扁平化視覺風的盛行,讓大眾出現審美疲勞之感,畢竟,在人類的視覺認知,從天性上決定了眼睛更加青睞陰影所構建的信息層級和視覺關係。然而新擬物化的出現,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但最終敗於在「技術」實現。幸運的是,愈來愈多新擬物化衍生版本出現,給廣大設計師帶來了「曙光」。
比如今天要介紹的主角——黏土擬物化。
黏土擬物化的視覺風格特徵:3D、友好、蓬鬆
黏土擬物化這種UI設計視覺風格看起來並不像新擬物化那樣「微妙」,陰影和漸變也更為清晰,元素和元素之間涇渭分明,簡單,但是足夠友好。
Michal提到,隨着2021年元宇宙和NFT的大規模流行,這種源自於新擬物化會更加適合用來創建虛擬角色的視覺風格,而且還能自然地延伸加入到UI設計當中,讓扁平UI元素更加具備親和力。
▲ Amrit Pal Singh、Sam briskar 以及著名的設計團隊 icons8 的設計作品
事實上,Michal在大概6年前的一個設計研究項目當中,就涉及到類似風格。在那個扁平化佔領絕對主流的時期,這種使用圓潤邊角、立體且柔和的UI設計風格獲得很多人的青睞,甚至設計師群體也鮮有給出好評。
和新擬物化類似,黏土擬物化設計需要藉助內外因應共同來構建出元素的立體感,同時背景投影除了Y軸上的偏移之外,還存在一個X軸上的偏移。而在視覺體驗上,黏土擬物化風格給人感覺會更加「童趣」,也適合深色模式的運用。
不過在設計時,考慮到它本身會自帶光影變化,排版佈局上最後盡量「極簡」些,用好強調色,調整好對比度,同時內陰影的變化要能讓人感知到,才能將這種風格的特質凸顯出來。
隨着元宇宙的蓬勃發展以及NFT的繁榮,黏土擬物化必然會以更高的頻率出現,甚至成為2022年UI設計趨勢的「當紅炸子雞」。值得一提的是,隨着 Fluent Design、Apple的HIG都正在明顯地擁抱玻璃擬物化UI設計趨勢,玻璃擬物化和黏土擬物化或會成為未來當之無愧的重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