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與網路普及,越來越多銀髮族加入「低頭族」行列。曾經被認為與「互聯網」絕緣的老年世代,如今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數位用戶群體。然而,當前大多數網頁設計仍以年輕族群為中心,忽略了老年用戶的特殊需求。
為什麼網頁設計需要考慮銀發族的需求?
資料顯示,香港人口老化的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單單2024年本港65歲及以上長者的佔比達23.9%,預計到2050年將有40.6%人口為65歲以上。
一個對銀發族不友好的網站,會直接導致他們因「看不懂」、「點不到」、「找不到」而憤怒離開,從而造成大量用戶和訂單流失。反之,如果銀發族找到他們能輕鬆訪問的網站,便會產生強烈的依賴感和信任感,甚至成為品牌的忠實擁躉和口碑傳播者。
由此可見,如果商家忽略長者的上網需求,這相當於主動放棄一個巨大的市場。
那麼,適合老年人使用的用戶體驗設計有哪些?
與普遍認知不同,很多銀發族對學習新科技都抱有濃厚興趣,同時老年用戶通常偏好循序漸進的學習方式,對於抽象影象和術語的理解能力,,因此網頁設計上需要提供更清晰的指引與更低的錯誤成本,以及採用具體的文字標籤和符合直覺的影象。
下面,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打造真正適合長者的用戶體驗,讓科技不再成為世代間的鴻溝。
視覺設計:打造清晰易讀的介面
A. 字型大小與排版設計
對於60歲以上的用戶,小號文字不僅造成閱讀困難,更可能導致眼睛疲勞與使用挫折。研究顯示,老年用戶最理想的正文大小應至少為12-14磅,而標題則需要更大尺寸以建立清晰的視覺層級。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設計師認為用戶可以自行調節瀏覽器字號或放大頁面,但這對不熟悉裝置操作的長者而言實屬困難。更何況,強制放大頁面可能導致版面錯亂、功能異常等問題。因此,與其依賴用戶自行調整,不如在初始設計中就採用適合老年族群的文字尺寸。
B. 合適的留白與行距
適當的行距與段落間距能大幅提升老年用戶的閱讀體驗。建議行高至少設定為字型大小的1.5倍,段落間距則應明顯大於行距,這樣能幫助長者更容易追蹤文字行,減少跳行或重複閱讀的情況。
色彩與對比度:引導視覺動線的關鍵
A. 最佳對比度標準
隨著年齡增長,水晶體逐漸黃化,導致老年人對藍色系的辨識能力下降,同時需要更高的對比度才能清晰辨識內容。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針對老年族群的設計,文字與背景的對比度至少應達到4.5:1,重要元素則應達到7:1。
B. 色彩使用的策略
在設計鏈接與互動元素時,應避免僅依靠顏色傳達資訊。例如,除了改變鏈接顏色外,還可加入下劃線或圖示,幫助色盲或色弱用戶理解。此外,已訪問與未訪問的鏈接應有明顯區別,因為老年用戶的短期記憶力可能較弱,容易忘記自己點選過哪些內容。
互動設計:考慮生理變化的體貼設計
A. 點選區域的尺寸考量
55歲後,手眼協調能力和精細運動技能開始衰退,這使得小型點選目標成為老年用戶的主要障礙。建議所有可點選元素至少應有44×44畫素的大小,並且彼此之間保持足夠間距,避免誤觸情況。
B. 簡化滾動與導航
由於認知處理速度減慢,滾動頁面可能對老年用戶造成困擾,即當介面移動後,他們可能需要更多時間重新定位之前瀏覽的內容。因此,設計時應考慮減少不必要的滾動,提供清晰的麵包屑導航和固定的導航欄,幫助用戶隨時瞭解自己在網站中的位置。
C. 表單設計的細節最佳化
對老年用戶而言,填寫線上表單往往是極具挑戰的任務。標籤應始終保持在輸入框上方或左側,錯誤提示應明確指出問題所在與解決方法。此外,考慮到部分長者可能不熟悉虛擬鍵盤操作,應盡量減少需要頻繁切換輸入法的情況。
測試與迭代:不可或缺的銀髮參與
紙上談兵永遠無法替代真實用戶反饋。在設計過程中,應定期邀請不同年齡段、不同科技水平的老年用戶進行測試。觀察他們如何使用產品,哪裡會停頓、困惑或出錯,這些細節都是最佳化設計的寶貴資料。
如今老年用戶群體正在迅速擴大,忽視他們的需求不僅是商業機會的損失,更加深了數位時代的代際隔閡。而優秀的老年用戶體驗設計,最終會惠及所有用戶,原因很簡單:清晰的資訊架構、直覺的操作流程和包容的設計理念,本就是優秀用戶體驗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