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EO優化中,Google Analytics表現和Google廣告點擊率和曝光率,都是SEOer必看的數據。但你知道嗎?每個月的天數不同,都會對數據報表造成一定的影響。下面就讓香港網頁集團和大家一起探討,不同月份對SEO優化數據分析有什麼差異?
不同月份對SEO優化數據分析的影響
剛才我們說到,各月份天數和季節等因素的不同,連帶對SEO優化數據的結果都會有影響。下面將以每年第一季度為例,解釋大小月對SEO優化數據報表的差異。
1月:勇往直前
因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情況不同,目前內地尚未開放聖誕節假期;但對西方國家而言,聖誕假期是他們的重大節日,所以就算12月是大月(31日),但仍會因為聖誕假期導致流量數據不如預期,因此按照以往慣例,放完聖誕節和新年後,1月份的數據表現會有所提升,甚至可能會拉到預期的理想值。
* 需注意的是,2020年的春節假期在1月,因此明年1月的流量未必會達到預期效果。
2月:後繼無力
每年2月是天數最短的一個月,加上農曆新年假期多出現於2月,從數據行銷角度來看,流量下降也是正常之事。但是眼看着流量不斷下降,總會讓人有點心煩。這時我們就需要考慮,到底2月流量下降,是因為天數問題?還是1月份數據表現過於優秀而顯得2月表現不理想?亦或是其他原因導致?
3月:突飛猛進
當度過了士氣低迷的2月後,3月將會變得更令人期待。由於3月既是大月又沒有額外的假期,如無意外3月的行銷數據將會變得非常喜人。如此突飛猛進的數據,也恰好解釋了前兩個數據不佳極有可能是受到「天數和假期」的影響。
每月數據報表不同對數據行銷的影響
數據表現能否如預期般成長,這取決於在追蹤期間的任何決定。這些數據表現還會隨着時間變動和活動策劃而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每位SEOer若想了解數據的發展情況,無論是要報告活動結果還是網站數據,都必須具備新的報告方式。
此外,很多公司的各種數據報表都會以「月」為單位方便計算,但對於檢測網站流量而言,以「月」為單位並不是最理想的測量標誌。想數據報表更準確,無論是瀏覽報表還是提交表單,以一段長時間範圍當作基準點更為恰當。
每月數據報表結果不一致怎麼辦?
如何解決小月(小於31日的月份)流量不足的問題?首先,必須了解任何可能被隱藏,同時會影響到實際表現的因素。例如:2月,這個月份幾乎是整年當中流量最少的月份,因此若想扭轉流量不足的問題,就要思考如何在Google Adwords做點變化,或在社交媒體平台發表文章、舉辦活動、參展等增加流量。
另外,你還要學會如何簡化你的數據報告。所有SEOer都需具備製作數據報表的能力,方便讀者能輕鬆閱讀報表的問題,並及早發現問題所在,以便能即時溝通,即使解決。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呢?
1.學會選對區間
Google Analytics提供「比較」功能,能夠記憶你所選取的日期天數,並往回推相同天數後,將兩個區間的數據差異清晰地表達出來。因此當你想要對「月份」報表進行比較時,也應該考慮不同月份的天數不同問題,或以「四周一次」代替每月一次,減少天數差異問題的影響。
2.嘗試以「年份」作為數據時間基準
如果想要更精確且更一直的數據報表,可以嘗試以「年」為數據時間不同基準,比較不同年份的相同月份,並設定維持一致的天數,這樣對比出來的數據會更加精確。
3.運用不同指標
當查詢數據報表時,會發現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跳出率、用戶停留時間等數據表現都會有所不同。所以想要一份精確的報表,還需將的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納入每月的比率考量,甚至建立一份新的計算基礎、衡量指標等。
如果想從更多不同方面觀察數據報表,可在Google Analytics自行設定,你會發現有時某個月份可能因為天數關係導致網站流量和廣告出觸及率看似上升,但實際上可能正處於低層。
4.運用不同的數據報表
想數據報表更精準,記得要靈活運用Google Analytics,結合不同的數據移動平均線。你所選取的時間趨勢中,將會大大降低月份而導致的數據問題。
要想準確對每月數據進行分析,就要深入了解數據變化的原因,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善用Google Analytics的所有功能,並持續跟蹤報表的準確性,這樣就能更好地了解和解決數據差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