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層次是UI設計中搭建有效訊息架構的基礎。當用戶介面元素需要結構化和組織化時,合理的視覺層次的構建有效幫你快速達成這一目標。可見,構架清晰的視覺層次是UI設計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更是讓用戶快速了解產品的重要環節。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如何利用視覺層次提升介面的易讀性?下面看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UI設計技巧!
什麼是視覺層次?
視覺層次,最初是建立於格式塔原理的基礎上,以一種用戶能理解的方式呈現產品內容,更有效地傳達介面中的訊息和含義。視覺層次會透過尺寸、顏色、形狀、距離、比例和方向等方式,將用戶的視線引導至介面中的重要訊息,然後引導至次要訊息。
視覺層次對所有UI元素的視覺呈現都至關重要。如果介面佈局看起來亂糟糟,用戶就無法在產品中快速找到想要訊息或正確地與產品進行互動,甚至會降低用戶對介面訊息的理解。
視覺層次對介面易讀性的影響有多大?
易懂好用的UI設計,都是建立在良好的視覺層次之上。
文本內容是UI設計中需要處理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視覺層次的構建很大程度會依賴排版佈局。我們通常會通過合理的排版(如字體大小、色彩、字體樣式等)將介面中的文本內容突出顯示,以最適合用戶感知的方式組織起來。
排版佈局包含着不同的排版元素,如標題、副標題、正文內容、CTA元素、說明以及其他內容。為了構建介面的視覺層次,這些內容和元素一般會被分割成三個不同層級,以保證層次分明同時不會讓訊息呈現過於複雜:
第一層級:如標題等重要訊息,旨在為用戶提供核心訊息並引起他們的注意。
第二層級:如副標題等次要訊息,旨在讓用戶快速掃視閱讀,盡快了解到其中的主要內容。
第三層級:正文和其他額外訊息等,設計師大多會為這部分選用較小的字體並將內容切割為不同段落,保證內容的可讀性,讓用戶可以輕鬆地按照順序感知和吸收訊息。
* 由於移動端設備的熒屏尺寸有限,無法承載3個層級的訊息,因此進行排版設計時大多會將層級控制在兩個層級以內,比如第二層級內容刪除,以免層級太多,加大用戶的理解成本。
UI設計技巧:如何利用視覺層次提升介面的易讀性?
① 尺寸大小
大比小更重要,這種認知是根深蒂固的,因此通過尺寸大小差異化區分層次,能讓用戶自然而然地關注到尺寸較大的元素。.
② 色彩
構建視覺層次時,色彩的合理運用會產生會更為明顯的效果。事實上,不同色彩本身就可以輕鬆構建層次結構,諸如如紅色、橙色等大膽而強烈的顏色容易成為視覺焦點;而白色、淺灰色通常用於作為大面積的背景色,與其他色彩構成對比。
③ 對比
創建層次結構的核心就是「對比」。透過視覺上的差異(如大小、顏色、樣式等)營造對比,能讓用戶看到不同元素之間的差異。但需注意的是,運用對比時要確保整體上的平衡,盡量不要因為「對比」而導致某些元素被用戶忽略。
④ 留白
留白,又稱為「負空間」,即元素和元素間的空白區域。雖然留白的運用經常會被人忽略,但作為構建視覺層次的重要元素,合理利用留白和元素本身之間所構成的疏密對比,才能讓用戶注意到留白包圍下的元素。
⑤ 靠近
正如剛才所說,視覺層次的建立很大程度是基於格式塔原理。準確來說,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會將視覺上比較靠近的元素視為一組。基於這種認知,我們可將相關或相似的元素更靠近一點,讓不同或無關的元素相隔更遠些,以區分介面中各元素的類別。
⑥ 重複
當然,有時即使在不同地方出現,但用戶還是可以輕鬆區別元素的種類,這就是「重複」所發揮的作用。不斷重複的元素、樣式、色彩、文本會被用戶輕易注意,並將它們識別為一種固定的模式。
總體來說,在UI設計中,好的視覺層次未必是誇張的繪畫或新穎的濾鏡,最重要的是組織手上的訊息,將複雜的內容用最容易吸收且有條理地呈現給用戶,讓用戶更容易消化介面中的訊息,並引導他們按正確的順序進行閱讀。